賽跑
這天是國際學校的田徑日。高中部的男孩子們排隊準備1600米賽跑。 在起跑線,隨著發令槍一聲刺耳的“啪 ”,每個孩子都在盡力跑出最好的成績。1600米跑完之後,某個孩子會贏,成為跑得最快、最好的那個。另外4個會輸,雖然他們可能也 訓練了,也盡力去競爭了。
跑在最前面的是一個澳大利亞男孩和一個新加坡男孩,兩個人都跑得很 快,不相上下。但是最後衝刺的時候,澳大利亞男孩以微弱差距超過了新 加坡男孩。歡呼!高興!失望!終點上有各種不同的情緒。
跑第二名的孩子的母親在眾人面前斥責了男孩,因為他沒有贏。這一幕真 讓人難過。好象輸掉比賽不是最糟糕的事情,更糟的是母親的斥責。為 什麼那位母親要如此刻薄地對待自己的孩子?或許她認為這樣做能幫助兒子成長或促使他前進。畢竟,不是每個人都知道這一點(就象一些亞洲人告訴我們的那 樣)。“事與願違?”別忘了“怕輸心理”。也許你還不知道這個詞語。 它是一個中文詞語,意思是不管怎樣都要贏,這個詞語流傳到新加坡,並迅速傳播到其他亞洲國家。“怕輸心理”指你 必須要成為第一名。就象一位激情演講家所用的一句口號那樣:“如果你不是雪橇隊裏的領頭狗,前面的風景將永遠一成不變。 兩種提法都傳達了同樣的“不管怎樣都要贏”的觀點。
同一天,另一個男孩參加了另一場賽跑,那個男孩根本不可能贏。他參加 賽跑只是為了給他的團隊爭取參與得分。他拼盡全力去跑,但還是最後 一名。
最後一名!有誰願意成為最後一名?在終點線,我表揚了他,並鼓勵他, 告訴他我為他驕傲。是的,這個小夥子就是我的兒子。那天,他贏得了 自己的競賽。有些勝利者永遠不會得到人群的歡呼,但是他們應該看到父母在為他們的努力喝彩。
同一天,兩位年輕人學到了不同的教訓。前一位瞭解到他必須贏,不然就 會成為失敗者。後一位瞭解到就算你最後一個到達終點,也可以是成功 的。那一種教訓更好呢?
獨奏
一位學生為自己的鋼琴獨奏而積極準備。小小的手指大幅度跳動,生動的 想像使音樂更具靈性。獨奏之夜終於來臨。他自信地走到鋼琴前,坐好 ……開始演奏……錯誤的樂章!他羞愧不已,哭著跑下舞臺,希 望自己能夠從此消失。(就象《星際戰艦》中他們說,“用光束傳輸我,斯科蒂!”)對於一個8歲的孩子來說生活可 能是艱難的,特別是在他覺得全世界都看到了自己的失敗的時候。
但是!同情的力量勝過慣例。在演出進行到晚一些時候,音樂老師請這位 元學生再上臺演奏一遍。這是違背慣例的做法,但是做得很對。學生回 到鋼琴面前,演奏了自己作曲的一段樂章。整個大廳爆發出鼓勵的掌聲。他的父母眼中充滿了淚水,只因為這第二次機會正是兒子此時所需要的。他得到了第二次機 會,感謝那位打破傳統的教師,這位教師同時也通過自己的行動避免了挫折陰影對學生今後可能造成的影響。
耶穌的做法也正是如此,總是給人第二次機會去追求成功。和耶穌在一起 一定是人一生中最鼓舞人心的經歷。他的教徒們從失敗中學習,並因為 主所教授而更加堅強。
鼓勵打開孩子的心門。很多父母都成功地發掘出孩子身上的最大才藝,但 卻從未進入過孩子的心靈。這是因為,雖然修養能贏得孩子的尊重,而 鼓勵卻能贏得他的感情。
每次鼓勵就象一次輸血。每當孩子的勇氣因為一次傷痛消失,他就需要一 次全新勇氣的注入。在孩子們需要時,父母可以為他們輸入勇氣,慢慢 來,一步一步靠近,最終走進孩子心裏。
根據我們前面引用的詩節,怯懦的心才需要鼓勵。在希臘語中它是一個敍 述詞,指擁有狹小心靈的人。你難道沒見過你孩子的自信在消失,就象 乾枯的花朵?
鼓勵使信心重生。當我們鼓勵孩子們時,我們幫助他們建立內在的信心。 每個人都經歷過崩潰,而對於孩子們來說就更頻繁。他們經常需要面對 新任務,並要學習處理新的情緒。一旦我們抓住每個機會去鼓勵他們,對於他們而言,我們將會是多麼巨大的財富啊!
溫柔的力量
一位我非常尊敬的人講述了他女兒的故事。在少年時期,她經歷了一段混 亂的日子。事實上,她的父母覺得他們正在逐漸疏遠。突然,父親有了 個想法。一天,在下班回家的路上,父親買了一個小禮物,不貴,但是她會喜歡的。晚上,父親走進女兒的臥室,把禮物給她,並告訴她自己有多麼愛她。他們肩並 肩坐著,女兒對他敞開了心扉。父親靜靜地聽著女兒講述她的恐懼、她的擔心、她的疑惑。那天晚上,父親說話不多,他只是溫柔地握著女兒的手,為她祈禱。
這是一幅美麗的鼓勵之圖。他看到了她有心事,花時間去傾聽,而不是說 教。他向女兒敞開心胸,輕聲細語,並且祈禱。這有用嗎?當然有用 了!這是通往她心門的關鍵,這樣的行為讓他們之間的溝通更順暢。
有些父母將每一個問題都視為修養問題,看不見孩子需要鼓勵。是什麼使 父母們視而不見呢?
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使我們對家人的真實需要視而不見。一個自我的人很 難看到他人的痛苦。我認識一些男女,他們對自己的事情非常清楚,但 卻看不見孩子的真實需要。
繁榮和成就的景象會蒙住我們的雙眼,看不見孩子的需要。有些父母給予 孩子物質,而不是關心,以玩具之類的物品來代替真實的愛。這樣不 行!種瓜得瓜。以物質代替關心,你的孩子將會只因你給他的東西(如果你稱之為愛)而愛你。愛你的孩子,關心他們,這樣你才能走入他們的心。愛意味著要參與 他們的生活,向來如此。你是否參與了你的孩子的生活?你知道他們的恐懼、欲望、煩惱嗎?
缺乏理解。在我們小兒子的生命中的好幾年,我們都只是管教他,而沒有 鼓勵他。我們愛馬特,但是我們沒有看到他的真實需要,內心的需要, 只看見了通過不良行為表現出來的外在需要。兒子學校的一位信奉基督教的心理指導觀察到了這一點,幫助我們認識到我們需要另辟途徑來解決兒子的問題。她幫助 我們意識到其實兒子也是希望與我們合作的。但是由於我們看不清有些困難,他很沮喪。當然,我們不時還是需要規範他的行為。但是當我們認清他的真實需要後, 我們能夠更多地鼓勵他,更有效地規範他的行為。
邱吉爾知道如何鼓勵人。在德軍進行轟炸的日日夜夜,他鼓勵著英國人 民。他提醒著人們自己是誰,自己能做什麼,並使英國人民相信勝利最終 屬於他們。所有孩子都需要父母這樣去做,以一種在他們的年齡能夠理解的方式,因為小兵經常需要打大戰役。鼓勵是有效領導的標誌。通過鼓勵,他們提高了追隨 者的士氣,領導他們完成艱巨的任務,贏得不可能的戰役。
鼓勵使得我們的孩子茁壯成長,就象水對於饑渴的植物。在你的女兒獨奏 出錯時,是誰給予她全新的希望?當你的兒子在本可打贏的比賽中射歪 了球時,是誰在旁邊支持著他?想想你自己的童年生活。是不是潑冷水者多於鼓勵者?教師、教練、指導老師、隊友,大家似乎都太忙了,沒時間鼓勵他人。我們中 的大多數,只有一兩個人會站出來,他們是鼓勵者,是改變生活的人。難道你不希望在你的孩子的生命中扮演鼓勵者的角色嗎?
在我收藏的寶貝當中,有一張是兒子送的卡片。那是在他十幾歲時寫的, 他在卡片中稱我是很棒的父親和鼓勵者。有時我也不是個好父親和善於 鼓勵的人,但是聽到自己的兒子這樣評價自己,我非常高興!
如果我們企求耶穌——最偉 大的理療師,來治癒我們的眼界,我們將看見孩子對鼓勵的需要。這樣 我們才能想上帝看待我們一樣去看待我們的孩子。看不見不是罪,如果能看見而不去看見便是罪。你會這樣祈禱嗎?
“主耶穌啊,你一人之力便可 使人明目。請您讓我們睜開雙眼,看清我們的孩子。請幫助我們象您一 樣去認識他們,象您一樣去愛他們。請指示是什麼蒙住了我們的眼睛。如果只是我們閉上眼睛,不願去看,請寬恕我們。請賜予我們勇氣去睜開雙眼,看清自己和我 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