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
  • Great Ideas for Better Families
    • Great Marriages Don’t Just Happen. . .
    • 21st Century Parenting
    • Resources
      • Preparing to Succeed
      • Knowing Jesus
      • 40 Days of Power
    • Song Lyrics
    • Vision Builder
  • Choosing for Life
  • Intermin en Espanol
    • Disfruten un Matriomonio Maravilloso
    • Padres Positivos
    • Eligiendo Para Toda La Vida
  • 汉语
    • 幸福的婚姻并非偶然发生
    • 积极抚育
    • 选择是很困难的事情吗?
    • 和耶稣 亲密接触
  • 漢語
    • 幸福的婚姻並非偶然發生
    • 積 極撫育
    • 選 擇是很困難的事情嗎?
  • Contact Us

INTERMIN

We help build better lives and families around the world

積 極的撫養方式

by Mike Constantine

歡 迎來到積極養育系列。首先,先來說說標題中的一個詞。

顯然,積極是消極的反義詞。世上真有消極的父母嗎?很遺憾,是的。這 些父母受恐懼、沮喪和挫折感影響,採取了消極的撫養方式。結果總是 不如人願。他們的孩子們長大後也成為消極的人,如此惡性循環。

積極同時還有目標性、自信和關注的意思。我們看過太多的父母沒有積極 地參與孩子的生活,他們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缺 乏目標、關注和自信。

上帝能讓你成為更好的父母

對於父母的好消息:上帝能讓你成為更好的父母,你會喜歡的! 你的孩子也會喜歡的,所有與你孩子打交道的人們也會喜歡的,那些現在的老師、鄰居、親戚;將來的雇主、配偶、鄰居和朋友。

夫婦二人因為一時的歡愉而孕育了孩子,他們耐心地等待九個月,在此期 間,一個小小的生命在母親的身體裏成長。接下 來,幾個小時的生產過 後,母親和父親終於能夠將小寶寶抱在懷中。

多年的歡樂、耐心等候,有時痛苦會人生旅途的某個階段等候。這個曾經 帶給父母歡樂和自豪的可愛的小寶貝,可能在某 天會讓他們尷尬得想找 個地方藏起來。頭一天,父母們還在吹捧自己的孩子有多麼好,想告訴全世界他們作為成功父母的秘方;第二天,他們卻又覺得自己是史上最差的父母。這個過程總 是有歡笑,也有哭泣。

許多父母都知道會有痛苦的時候,他們在耐心地忍受,知道會有更多歡樂 的日子。但是對有些父母來說,痛苦遠多於歡 樂。《聖經》說, “孩子是主賜予的禮物:他們是真正的福。” (《詩篇》 127:3, NIV) 如果真是如此,為何會有如此多父母被這些上帝賜予的禮物弄得煩惱不已?對孩子抱有極大期望的父母們眼看著期望變成失望。

在我讀保羅的使徒書,或書信時,我就有過這樣的感受。在新約聖經一 書,第五章第14節中,保羅為教堂領導者做了精彩的指示,告訴他們應 該如何關心教堂人士,那些我們可能稱之為精神孩子的人。他給予精神領袖的建議也能幫助父母們。事實上,此節成為了我們的個人撫養計畫。

我總結了這一節的內容,以易於理解:

“現在我們告戒你們,我的兄 弟,警告 任性的,鼓勵怯懦的,幫助弱小的,耐心對待每一個人。”

注意保羅提到的領袖們將遇到的3類人:任性的、怯懦的、弱小的。在簡 短的一節裏保羅就清晰地告訴領袖們對待每種類型的人的最有效的方 式。他明智地認識到上帝的子民因其特別的困難而需要特別的關心。沒有適用於所有人的萬能解決方式。很有道理,是不是?

就象教堂裏的那些領袖,我們必須盡力去瞭解孩子行為的原因,並運用相 應的方法解決。如果我們理解錯誤,便可能會使 用錯誤的方法去解決問 題。那樣會毀掉我們的孩子,以及今後和孩子的關係。

在下幾節課裏我們將來看看孩子的行為背後的種種潛在原因。當你閱讀 時,何不請上帝與你對話,談談你自己和你的孩 子。上帝是我們的老師, 我們的指導者,他將告訴我們如何更好地撫養孩子。畢竟,他是我們的父。

TC PP Positive Parenting

Filed Under: TC, TC PP

積極的懲罰,一

by Mike Constantine

警告難以管教的孩子

不守規矩一詞用於形容違反規則或無視規則的那些人。它是指有意違抗的 行為。不守規矩的人會去做錯事,即使他明白什麼事情是對的,什麼事 情是錯的。這樣的行為需要明確、易懂、強硬的警告,一旦孩子無視警告,應該採取適當行為。

許多美國人喜歡滑雪。成千上萬不同年齡層的人湧到山頂,然後滑行、競 賽,或者有時沖下斜坡。不幸地是,每年都有人嚴重受傷,甚至死於滑 雪事故。

渡假勝地會建立或標出某些區域作為禁區,因為他們知道這些地方存在滑 雪者們看不見的危險。他們還設有滑雪巡邏,以防有失控滑雪者。一位 巡邏員告訴我通常有兩種原因會導致事故:滑雪失去控制和滑入禁區。

這裏有我們要學習的教訓。家長們因為同樣的原因設立了規矩。雖然我們 清楚就算是設立了規矩,孩子們還是會受傷,因為那些隱藏的危險,設 定的規矩之外的、孩子們無法理解的危險。

父母必須教會孩子們知道遵守設定規則和限度的重要性。要想他們能夠遵 守,我們設定的規矩就必須公平、一致,並與孩子的年齡相符。公平, 因為不公平的規矩會讓孩子心生怨恨。一致,因為只有前後一致的規矩才能打造堅強的性格。與年齡相符,對5歲孩子有用的規矩不見得對他12歲的姐姐也有用, 所以只有合適的規矩才可能讓孩子們遵守。

幾年前,一位灰心的母親寫信給一個報紙建議專欄,尋求幫助。她的女 兒,一個5歲的小女孩,讓周圍的人都叫苦連天。這位母親想知道以女兒 的年紀是否能夠遵守紀律。“做點什麼,”專欄評論員回答道,“你已經浪費了你的孩子生命中 最重要的5年。”沒有人希望重複同樣的錯誤,對不對?

在我們的討論會上也聽到過同樣的理論。父母覺得不能管教自己的孩子, 教師和教堂負責孩子的人員也有同樣的反應。

“不”的力量

一旦孩子們理解了“不”的 含義,生命中的教育就開始了。他們會學習到什麼叫限制:哪些是不能 碰的東西,不能去的地方,不能說的話。

許多父母都不敢說“不”, 但是在說的時候卻加以強調。有人說在一天的緊張工作之後,父母們已 經沒有了否定孩子任不守規矩的孩子的生活中沒有規矩。他們給父母、自己以及其他人帶來煩惱和麻煩。難道有人喜歡和不聽話的孩子們在一起嗎?通常他們會長成 自私的成年人,繼續以他們不受約束的生活方式折磨他人。他們違反交通規則;違反商業規則;違反家庭規則。事出有因。多麼危險!

《聖經》中記載了一個故事,非常傷感的故事:一個人毀掉了自己的生 活,因為沒人警告過他他的自私,任性的行為所會帶來的後果。這個人叫 做亞多尼亞,是位王子,他擁有特權,但最終結果悲慘。以下是關於他的一段:

“那時,亞多尼亞自尊,說, 我必作王,就 為自己預備車輛,馬兵,又派五十人在他前頭奔走。(他父親素來沒有使他憂悶,說,你是作什麼呢?他甚俊美,生在押沙龍之後。)” (《列王紀》上 1:5,6,NIV)

亞多尼亞擁有一切資源,本可以成功,但是最以失敗告終。為什麼?沒有 人干預過他。沒有人質問過他的動機、他的選擇、他的驕傲、或者他的 行為。他的父親大衛王從沒有干預過。也許他只是國事繁忙,沒有時間去阻止兒子的毀滅;又或者也許他不想讓這個小傢伙不高興,拒絕他的願望可能誰傷害他的自 尊。

《聖經》中沒有多少關於她的篇幅。也許,象某些母親一樣,寵著兒子, 相信他的未來就是自己的未來。就象C.S.路易斯曾經說過的,母親 永遠覺得應該更愛兒子。但是押沙龍的母親愛兒子的方式也許不對,她應該是犯了個巨大的錯誤。

就算擁有所有的先天優勢,亞多尼亞還是成為了父母疏忽大意的犧牲品。 為什麼?因為他的父母重視他的要求多過於紀律。你可以讀《聖經》中 的完整故事,故事結局讓人心碎。亞多尼亞給他的國家、父母、朋友和自己製造了無窮的麻煩。他死去時還很年輕。由於自我,他死在盛年時期。

只有當孩子們還年幼稚嫩時就干涉他們的任性行為,他們才能長成有責任 感的成年人。有一句老馬來西亞諺語說:“如果 你想塑造樹的形狀,那麼在它是小樹苗時就應開始行動。”或者,就象《聖經》裏所說,“教孩子應該如何生活,他將 永記於心。” (《箴言篇》 22:6, TEV)

我們要怎麼管教任性的孩子?警告他們!約束他們的任性行為。一旦他無 視你的警告,應該使用適當的懲罰來強調你的警告。適當的懲罰依孩子 的年齡、性格和個人發展情況而異。有時一句嚴厲的話語便足夠,但有時可能需要更多。

TC PP POsitive Discipline I

Filed Under: TC, TC PP

積極的懲罰,二

by Mike Constantine

(如果你還沒有讀過關於積極的懲罰的第一部分,現 在閱讀)

不論我們或他們的性情如何,我們都可以學習如何警告孩子們並強調那些 警告。關鍵是不要讓你自己成為被動的父母。以下一些策略也許能有所 幫助:

警告的內容要明確

含糊的警告是沒用的。舉例來說,以下那個父母的警告結果更好:

  • 家長1:“約翰,別這麼淘氣。如果再這樣,那你就有麻煩了。”
  • 家長2:“蘇珊,別打你弟弟。如果你再打你弟弟,你就要在椅子上坐10分鐘不動,懂了嗎?”

如果你選擇的是第二種警告,那麼你是對的。小蘇珊收到了警告,如果她 不聽話,父母會如何懲罰她。

明確的警告比空洞的嚇唬要更有作用。第二條警告明確了錯誤的行為,說 明了父母的期望,並解釋了不聽話的後果。第一條警告,雖然飽含 情緒,但卻模糊。你幾乎都可以聽見叫喊和感覺到緊張。但是它其實沒有表達什麼實在的內容。約翰很有可能根本不理第一條警告,而發出警告的父母也會因此沮 喪。

給出含糊警告的父母很有可能會失去孩子對他們的尊重的關注,請看以 下:

當懲罰不夠 清楚,
權威便沒有 受到強調;
尊重沒有被 建立;
父母的指令 也不會被遵守。

結果父母變得嘮叨,而嘮叨的父母是不會成功的。最糟的是,孩子學 會以不予理睬來控制爸爸媽媽,至少在他們開始尖叫吵鬧之後。

讓你的警告與孩子的年齡相符。就算是幼兒也明白不”的含義。事實上,在孩子出生後的第 一年,你就應該制訂規則。等待的時間越長,就越難。如果太久,就會成為不可能的事情了。

如果他接受了警告,讓他知道你很高興。如果他不接受,執行你之前 所宣佈的懲罰。

使用適當的懲罰

隨著孩子的長大,你的懲罰形式也要有所改變。看看孩子的反應,你 就知道這種懲罰的有效性如何。如果你看到她的態度軟下來,或者她為 自己的行為難過,那麼這種懲罰就是有效的。

如果在孩子們年幼時你的懲罰就有效,那麼當他們長大時你的任務也 會容易些。

在我們的兩個兒子分別為16歲和12歲時,他們經常為誰洗盤子而 爭論。我們喜歡這樣!有天晚上,他們正在爭論誰應該洗,誰應該負責 擦幹,我決定給他們上一課。我要求他們靜靜地坐在廚房裏看著我洗,我邊洗邊解釋應該如何去洗。我故意洗得非常慢,慢慢洗… !自那以後,他們的問題少了,至少在一段時期內少了。懲罰應該是孩子們很想避免的事情,因此他們才會遵守我們訂下的規則。

犯錯之後馬上懲罰

現在還是父母的父母,應該馬上應用懲罰。如果只是嚇唬要如何懲罰 是沒用的,“一旦爸爸回家”你不希望這樣, 對不對?孩子開始害怕父親回家,因為他知道父親會懲罰或批評他。另外,當一 天結束時,年幼的孩子們經常會忘掉他們做過的錯事。

決不,決不,決不

絕對不要嘲笑你的孩子

不要罵他們,不要戲弄或羞辱他們。嘲笑會給你和其他權威帶來麻 煩。孩子們可能會聽話,但是你扼殺了他們的熱情。孩子不應該象凋零的 花朵,他們應該是盛開的花朵。《聖經》中說,“父母們,不要刺激你們的孩子,不然他們會變得氣餒。” (《歌羅西書》 3:21)

永遠不要使用拒絕作為懲罰

有些父母居然對孩子們說恨他們或不能忍受他們,用激烈的言語傷害 孩子們的心靈。我認識一位元女士,當她的母親對她沒辦法時,曾將她 鎖在衣櫥裏,一鎖就是幾個小時。另一位朋友,當她犯錯時,她的母親好多天不理她。想像一下這樣的行為會讓孩子們感覺如何。可能你不需要想像,你已經體會過 了。拒絕可能會一生禁錮孩子的心靈。我們要讓孩子們知道,無論他們做了什麼,我們都愛他們,但是不正確的行為一定要糾正。

將孩子推向冰冷的寂靜,或者將他們鎖入衣櫥的言辭激烈的父母們, 在他們的內心深處有自己的問題。好消息:耶穌有能力治癒你的傷痛或 啟動你的思想,他能將心靈破碎的父母變成健康的父母。

永遠不要反應過度

有些父母經常反應過度。在情緒崩潰的那一刻我們可能用激烈、噴怒 的言辭來對付孩子。我們可能會使用可怕的威脅或錯誤地懲罰了無辜的 孩子。這都是真實發生過的,但是如果知道有很多人都發生過類似的事情,可能會稍微好受些。有時在你對孩子的搗亂行為作出反應之前,先讓自己冷靜一下,可能 會有幫助。

永不放棄

有些父母放棄了。他們認為自己對孩子已經無能為力,而這種想法導 致了消極反應。換句話說,他們灰心了。我知道父母很容易變得灰心沮 喪。我們就經歷過多次。但是你的孩子的幸福和未來在你手上。我們通過上帝和他的箴言重新找到了勇氣,你也可以。

如果你曾經做過以上“決不中的某一項,你該怎麼辦?誠實面對,不要試圖掩蓋。承認自己 的錯誤,沒有別的選擇。

丟掉面子,而不是風度

當我們的兒子們還很小時,有一天我讓邁克去洗車。當我去檢查的時 候,我發現車裏有水。我生氣了,沖他喊了起來,甚至還說他是白癡。 通過眼角的餘光,我看到他的弟弟馬特在哭。為什麼我沖邁克喊的時候馬特會哭呢?我生氣地說,“你怎麼了?”

我那6歲大的兒子,眼淚朦朧地說:“爸爸, 你怎麼那樣罵哥哥?他不是故意把水弄到車裏的,他只是想幫忙而已。 你的話聽起來好象你只知道生氣而已。”

這時作父親應該怎麼做?我可以斥責馬特,告訴他不能這麼和我說 話,但是,他是對的。上帝通過他讓我看到了自己的錯。我生氣了,我錯 誤地指責了邁克的粗心。此時唯一正確的做法就是承認自己的錯誤,我也的確是這麼做的。我可能丟了面子,但是總比失去兒子的尊重要強。

有一個理念我們要記住:失去面子和失去尊重是不一樣的。如果某人 撒謊來挽回自己的個人形象,你還會敬重他嗎?如果有人為了維護公正 而寧可丟掉形象,你會尊重他嗎?

父母們也是不完美的。由於我們的不完美,我們需要足夠誠實,承認 自己犯下的錯誤。否則,我們是在教孩子們“權 利等於正確”。一旦失去了他們的尊重,他們還會重視權威嗎?

每個孩子因其秉性和性格都不一樣。作為父母,我們需要瞭解他們各 自的特點,這樣才不會大意地將某些孩子的不足和無助理解為反叛。我 們多麼需要一顆敏感的心啊,一顆上帝般的心,去關心孩子。在我們進行下一步之前,請先停一停,讓我們祈禱:

“聖父上帝,請賜予我一 顆如您一樣的心靈。賜予我您的智慧。讓我更瞭解我的孩子們。讓我改 變,讓我成為稱職的父母。我向您懺悔我的驕 傲,我的煩躁,我的刻薄。感謝您賜予我們的每一個孩子,感謝您讓我們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所學到的。請幫助我用愛更好的管教好我的孩子。 阿門!”

TC PP Positive Discipline II

Filed Under: TC, TC PP Tagged With: discipline, warning

積極的鼓勵

by Mike Constantine

賽跑

這天是國際學校的田徑日。高中部的男孩子們排隊準備1600米賽跑。 在起跑線,隨著發令槍一聲刺耳的“啪 ”,每個孩子都在盡力跑出最好的成績。1600米跑完之後,某個孩子會贏,成為跑得最快、最好的那個。另外4個會輸,雖然他們可能也 訓練了,也盡力去競爭了。

跑在最前面的是一個澳大利亞男孩和一個新加坡男孩,兩個人都跑得很 快,不相上下。但是最後衝刺的時候,澳大利亞男孩以微弱差距超過了新 加坡男孩。歡呼!高興!失望!終點上有各種不同的情緒。

跑第二名的孩子的母親在眾人面前斥責了男孩,因為他沒有贏。這一幕真 讓人難過。好象輸掉比賽不是最糟糕的事情,更糟的是母親的斥責。為 什麼那位母親要如此刻薄地對待自己的孩子?或許她認為這樣做能幫助兒子成長或促使他前進。畢竟,不是每個人都知道這一點(就象一些亞洲人告訴我們的那 樣)。“事與願違?”別忘了“怕輸心理”。也許你還不知道這個詞語。 它是一個中文詞語,意思是不管怎樣都要贏,這個詞語流傳到新加坡,並迅速傳播到其他亞洲國家。“怕輸心理”指你 必須要成為第一名。就象一位激情演講家所用的一句口號那樣:“如果你不是雪橇隊裏的領頭狗,前面的風景將永遠一成不變。 兩種提法都傳達了同樣的“不管怎樣都要贏”的觀點。

同一天,另一個男孩參加了另一場賽跑,那個男孩根本不可能贏。他參加 賽跑只是為了給他的團隊爭取參與得分。他拼盡全力去跑,但還是最後 一名。

最後一名!有誰願意成為最後一名?在終點線,我表揚了他,並鼓勵他, 告訴他我為他驕傲。是的,這個小夥子就是我的兒子。那天,他贏得了 自己的競賽。有些勝利者永遠不會得到人群的歡呼,但是他們應該看到父母在為他們的努力喝彩。

同一天,兩位年輕人學到了不同的教訓。前一位瞭解到他必須贏,不然就 會成為失敗者。後一位瞭解到就算你最後一個到達終點,也可以是成功 的。那一種教訓更好呢?

獨奏

一位學生為自己的鋼琴獨奏而積極準備。小小的手指大幅度跳動,生動的 想像使音樂更具靈性。獨奏之夜終於來臨。他自信地走到鋼琴前,坐好 ……開始演奏……錯誤的樂章!他羞愧不已,哭著跑下舞臺,希 望自己能夠從此消失。(就象《星際戰艦》中他們說,“用光束傳輸我,斯科蒂!”)對於一個8歲的孩子來說生活可 能是艱難的,特別是在他覺得全世界都看到了自己的失敗的時候。

但是!同情的力量勝過慣例。在演出進行到晚一些時候,音樂老師請這位 元學生再上臺演奏一遍。這是違背慣例的做法,但是做得很對。學生回 到鋼琴面前,演奏了自己作曲的一段樂章。整個大廳爆發出鼓勵的掌聲。他的父母眼中充滿了淚水,只因為這第二次機會正是兒子此時所需要的。他得到了第二次機 會,感謝那位打破傳統的教師,這位教師同時也通過自己的行動避免了挫折陰影對學生今後可能造成的影響。

耶穌的做法也正是如此,總是給人第二次機會去追求成功。和耶穌在一起 一定是人一生中最鼓舞人心的經歷。他的教徒們從失敗中學習,並因為 主所教授而更加堅強。

鼓勵打開孩子的心門。很多父母都成功地發掘出孩子身上的最大才藝,但 卻從未進入過孩子的心靈。這是因為,雖然修養能贏得孩子的尊重,而 鼓勵卻能贏得他的感情。

每次鼓勵就象一次輸血。每當孩子的勇氣因為一次傷痛消失,他就需要一 次全新勇氣的注入。在孩子們需要時,父母可以為他們輸入勇氣,慢慢 來,一步一步靠近,最終走進孩子心裏。

根據我們前面引用的詩節,怯懦的心才需要鼓勵。在希臘語中它是一個敍 述詞,指擁有狹小心靈的人。你難道沒見過你孩子的自信在消失,就象 乾枯的花朵?

鼓勵使信心重生。當我們鼓勵孩子們時,我們幫助他們建立內在的信心。 每個人都經歷過崩潰,而對於孩子們來說就更頻繁。他們經常需要面對 新任務,並要學習處理新的情緒。一旦我們抓住每個機會去鼓勵他們,對於他們而言,我們將會是多麼巨大的財富啊!

溫柔的力量

一位我非常尊敬的人講述了他女兒的故事。在少年時期,她經歷了一段混 亂的日子。事實上,她的父母覺得他們正在逐漸疏遠。突然,父親有了 個想法。一天,在下班回家的路上,父親買了一個小禮物,不貴,但是她會喜歡的。晚上,父親走進女兒的臥室,把禮物給她,並告訴她自己有多麼愛她。他們肩並 肩坐著,女兒對他敞開了心扉。父親靜靜地聽著女兒講述她的恐懼、她的擔心、她的疑惑。那天晚上,父親說話不多,他只是溫柔地握著女兒的手,為她祈禱。

這是一幅美麗的鼓勵之圖。他看到了她有心事,花時間去傾聽,而不是說 教。他向女兒敞開心胸,輕聲細語,並且祈禱。這有用嗎?當然有用 了!這是通往她心門的關鍵,這樣的行為讓他們之間的溝通更順暢。

有些父母將每一個問題都視為修養問題,看不見孩子需要鼓勵。是什麼使 父母們視而不見呢?

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使我們對家人的真實需要視而不見。一個自我的人很 難看到他人的痛苦。我認識一些男女,他們對自己的事情非常清楚,但 卻看不見孩子的真實需要。

繁榮和成就的景象會蒙住我們的雙眼,看不見孩子的需要。有些父母給予 孩子物質,而不是關心,以玩具之類的物品來代替真實的愛。這樣不 行!種瓜得瓜。以物質代替關心,你的孩子將會只因你給他的東西(如果你稱之為愛)而愛你。愛你的孩子,關心他們,這樣你才能走入他們的心。愛意味著要參與 他們的生活,向來如此。你是否參與了你的孩子的生活?你知道他們的恐懼、欲望、煩惱嗎?

缺乏理解。在我們小兒子的生命中的好幾年,我們都只是管教他,而沒有 鼓勵他。我們愛馬特,但是我們沒有看到他的真實需要,內心的需要, 只看見了通過不良行為表現出來的外在需要。兒子學校的一位信奉基督教的心理指導觀察到了這一點,幫助我們認識到我們需要另辟途徑來解決兒子的問題。她幫助 我們意識到其實兒子也是希望與我們合作的。但是由於我們看不清有些困難,他很沮喪。當然,我們不時還是需要規範他的行為。但是當我們認清他的真實需要後, 我們能夠更多地鼓勵他,更有效地規範他的行為。

邱吉爾知道如何鼓勵人。在德軍進行轟炸的日日夜夜,他鼓勵著英國人 民。他提醒著人們自己是誰,自己能做什麼,並使英國人民相信勝利最終 屬於他們。所有孩子都需要父母這樣去做,以一種在他們的年齡能夠理解的方式,因為小兵經常需要打大戰役。鼓勵是有效領導的標誌。通過鼓勵,他們提高了追隨 者的士氣,領導他們完成艱巨的任務,贏得不可能的戰役。

鼓勵使得我們的孩子茁壯成長,就象水對於饑渴的植物。在你的女兒獨奏 出錯時,是誰給予她全新的希望?當你的兒子在本可打贏的比賽中射歪 了球時,是誰在旁邊支持著他?想想你自己的童年生活。是不是潑冷水者多於鼓勵者?教師、教練、指導老師、隊友,大家似乎都太忙了,沒時間鼓勵他人。我們中 的大多數,只有一兩個人會站出來,他們是鼓勵者,是改變生活的人。難道你不希望在你的孩子的生命中扮演鼓勵者的角色嗎?

在我收藏的寶貝當中,有一張是兒子送的卡片。那是在他十幾歲時寫的, 他在卡片中稱我是很棒的父親和鼓勵者。有時我也不是個好父親和善於 鼓勵的人,但是聽到自己的兒子這樣評價自己,我非常高興!

如果我們企求耶穌——最偉 大的理療師,來治癒我們的眼界,我們將看見孩子對鼓勵的需要。這樣 我們才能想上帝看待我們一樣去看待我們的孩子。看不見不是罪,如果能看見而不去看見便是罪。你會這樣祈禱嗎?

“主耶穌啊,你一人之力便可 使人明目。請您讓我們睜開雙眼,看清我們的孩子。請幫助我們象您一 樣去認識他們,象您一樣去愛他們。請指示是什麼蒙住了我們的眼睛。如果只是我們閉上眼睛,不願去看,請寬恕我們。請賜予我們勇氣去睜開雙眼,看清自己和我 們的孩子。”

TC PP Positive Encouragment

Filed Under: TC, TC PP Tagged With: gentleness

給家人鼓勵

by Mike Constantine

戴 安娜有一些關於給予鼓勵的很好的想法。學一學!

在離第二學期開學不到一周的時候,我被請進了兒子學校的校長辦公室。 “由於我們的一位老師由於突發手術要回美國, ”她說,“我們需要重新安排教學計畫,但是我們找不到合適的人來教電腦輸入, 你能來教嗎?”

如果是以前,我可能會說,“我?你要我教電腦輸 入?我沒有教師資格,我也沒有上過打字課程,因為我的智慧測試顯示 我不合適辦公室工作,我也不喜歡接受新挑戰。而且,我老是記不住學生們的名字!”

但是這一次,我反而很激動能夠有這樣一次挑戰。在詢問了一些關於課程 安排和設備的事宜之後,我接受了這份工作。是什麼改變了?為什麼現 在的我會接受新的挑戰,而幾年前的我卻不會?

多年來,我一直呆在自己打造的牢籠中,不敢嘗試新的挑戰,只是不停地 想著:我會遇到什麼困難,我最終註定失敗。對於困難,我說得越多, 就越縛手縛腳。

邁克和我談戀愛時,他就知道我是個害羞並且不喜歡嘗試新事物的人。事 實上,恐懼使我變得呆板。雖然靈活性對婚姻來說非常重要,邁克沒有 計較我所缺乏的,而 是看到了我身上的潛質。上帝賜予他智慧,讓他幫助我走出牢籠。他不是只將碉堡炸掉,然後將我一個人留在這個讓我恐懼的世界。剛開始,他搭起了一些臺階,這 樣我就能從上往下看,看看這個充滿各種可能性的世界。上帝讓我渴望感覺清新的微風和陽光,嘗試新的事物,開闊我的眼界。

當我表示希望做一些新的事情時,邁克會說,“為 什麼不呢?”我將準備好的說辭告訴他,但是他 會解釋給我聽,我的擔心並不存在。看到事實讓我輕鬆,逐漸地牢籠的牆轟然倒塌。邁克的鼓勵是讓我釋放自己,追求上帝已存我心的渴望的關鍵。

前段時間我讀了伊蒂絲-謝弗的書:《什麼是家庭?》。其中一章將家庭 描述為“創造力的誕生地。她讓我想到所有人所擁有的機會, 去挫折或鼓勵周圍的人完成上帝賜予的創造潛能的機會。以下是她的一段話:“我們身邊的 人,父母、叔嬸、祖輩、兄弟姐妹都有可能……阻礙、嘲笑、摧毀第一次的創造嘗試,這種情況會一直持續,最終 阻礙自發創造的產生。”

大多數人都經歷過這樣的挫折。例如,許多學生討厭演講課。為什麼?因 為大家總是說:你說的那些沒什麼道理,或這樣說很蠢。大多數人永遠 不會嘗試畫畫,即使是一個人在家時。這些都是因為負面評價,批評讓我們相信我們一定會失敗。

或許我們的家庭生活曾經幸福。人們不會主動傷害他人,他們知識重複著 自己曾經經受的一切。謝天謝地,我們不需要永遠保留傷害的陰影。我 們可以建立一種信任的環境,讓每個家庭成員都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

鼓勵創造

不要扼殺孩子的創造力,這至關重要。天才的能量可能就隱藏在孩子身 上,直到有人花費時間和耐性去培養。第一次嘗試可能毫不起眼,但是通 過來自家庭的愛的鼓勵,最後可能發掘出巨大才能,這種才能甚至可能造福於大眾。

當我們在非洲時,一位美國朋友用自己的繪畫才能改變了枯燥沉悶的公寓 的氣氛。由於缺乏必要的材料,在尼日利亞裝飾一個家並不容易。僅用 一些簡單的工具和手邊的塗料,她將起居室的一面牆變成了一幅壁畫。她本可以畫白雪皚皚的山峰或秋天的紅葉,但是,她卻只用黑色的塗料,畫了一幅醒目的非洲 婦女側面像。畫打破了白色牆壁的單調,也表達出她對新結識的非洲朋友的情感。

鼓勵探險

一旦我們有勇氣去談論它們時,許多新的追求就上演了。我們必須有分享 希望和夢想的自由。我們需要有人傾聽我們的“ 狂野念頭”。簡單的否定,如“那是不可能的!”或“別發瘋了! ”會迅速關閉溝通的可能。另一方面,積極的詢問卻能打開新的想法之門。

15歲那年,我問媽媽如果那個夏天我想作為交換生去南美,她覺得如 何。她馬上打電話問旅行社機票價格是多少。我驚呆了!她沒笑話我。相 反,她認真地在想辦法看我們能不能負擔這筆費用。

那年夏天在南美的生活為我後來想去海外生活的願望埋下了伏筆。15歲 那年種子已經埋下,並有了結果,這結果影響了其他國家和文化中的許 多人。

第一次嘗試所得到反應非常重要。我們是否會繼續追求自己的願望,還是 夾著尾巴逃開?一位朋友的理解和誠實可能會使結果不同。

寫作對於邁克或我來說都不是易事,雖然邁克在高中和大學都有些協作的 經歷,而我沒有任何這方面的經歷。如今,有時我們會相互修改對方的 文章。如果我們批評太多,而不是給予對方鼓勵,寫作的欲望就會在創作的靈感達到高潮之前熄滅。但如果我們從觀察論點和整體框架開始,我們激發雙方的靈感。 首次的積極回應是如此重要。一旦我們看到論點精彩,興奮和喜悅會支撐我們走過繁冗的編輯和重寫過程。

友好、支援、積極互助的家庭生活已經讓我可以離開恐懼的牢籠。現在的 我,能夠輕鬆接受新的挑戰和學習新的技能,這使我欣喜不已。

今年,你鼓勵你的丈夫、妻子或孩子向前跨進了幾步?上帝是萬能的造物 主,看看他為我們打造的這個美麗世界。他同時也將創造力賦予了我 們。將鼓勵家人前進和探險作為家庭目標吧。這種鼓勵能將你的孩子從他的內心牢籠中解放出來,去追求自由和滿足。

TC PP Encouraging Family

Filed Under: TC, TC PP

Next Page »

Search Intermin

Bienvenido a Intermin en Español

Tenemos recursos excelentes acerca de cómo construir matrimonios, hogares y vidas más fuertes, diseñados para ayudarle a usted y a los que usted ama. Español

欢迎来到

欢 迎光临本站!这里有精彩的信息与您共享。我们的宗旨是:为意愿建立更牢固的婚姻、家庭和生活的朋友们提供心贴心的帮助。 本 站的信息将全部免费无偿为您开放。请注意,本站资源均属作者原创,您可以使用站内信息,但前提是不可以用它盈利。 把 它介绍给你的朋友吧,在这里读到的东西也许可以让他们受益终生。 欢迎来到

歡 迎來到

歡 迎光臨本站!這裏有精彩的資訊與您共用。我們的宗旨是:為意願建立更牢固的婚姻、家庭和生活的朋友們提供心貼心的幫助。 本 站的資訊將全部免費無償為您開放。請注意,本站資源均屬作者原創,您可以使用站內資訊,但前提是不可以用它盈利。 把 它介紹給你的朋友吧,在這裏讀到的東西也許可以讓他們受益終生。 歡 迎來到

Copyright © 2023 · Lifestyle Pro Theme On Genesis Framework · WordPress